1,彩色电视的原理

白电视的显象原理为一只电子束轰击荧光屏,屏幕颜色为灰白色; 彩色电视的显象原理为三只电子束分别轰击荧光屏的红,蓝,绿色点,从而显示不同颜色! 单晶在高压下产生电子束→通过X轴偏转和Y轴偏转线圈→打在荧光屏上激发荧光粉发光.(这是电视机的基本原理).彩色电视的电子枪有三把,产生三原色,打在荧光屏上,产生各种颜色.

彩色电视的原理

2,彩色电视机的原理

你用放大镜近处看电视屏幕就知道了,一个像素有三个颜色
彩色电视机与黑白电视机的扫描标准、带宽特性和调制形式完全相同。黑白电视机只接收亮度信号;而彩色电视机除接收亮度信号外,还要接收二个色差信号,在电路中除设有彩色解码器以及所需的特殊功能电路外,其他电路形式与黑白电视机大致相同。另外,重放图像要使用彩色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 彩色电视机的色解码电路是还原彩色图像的重要部分,它由亮度通道、色度通道和解码矩阵电路组成。全电视信号通过解码器后,分解成亮度和色度二种信号,然后将色度信号中的色差信号解调出,再与亮度信号共同通过矩阵电路运算,得出红、绿、蓝三个基色信号,送入彩色显像管中来重现彩色图像。 另外,在彩色电视机上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电路,如录像与电视的转换开关、x射线保护装置、红外线遥控接收与发射的功能等。

彩色电视机的原理

3,彩色电视的原理是什么

天地万物,都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合成的,彩色电视就是利用三基色原理传送彩色图像的。彩色电视摄像机通过棱镜等光学镜片,把图像分解成红、绿、蓝三种单色图像进入摄像管。摄像管再把这三种图像变换成相应的三种电信号,通过电视台的天线传送出去,由彩电接收。彩电由显像管内的电子枪射出红、绿、蓝三束强弱不同的电子束射到显像管荧光屏的组合发光点上,含三种荧光粉的组合发光点可分别发出红、绿、蓝三种色光,把这三种光重合起来,就得到了还原的彩色景物画面。[我还想知道]电视不是一个人发明的。1884年,德国科学家尼普科夫发明的电视系统,提供了电视传输的雏形。1919年美国科学家佐尔金发明了光电扫描装置,显示出了图像。这就是当代电视的最初形式。后来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到了1947年,黑白电视才正式问世。有线电视台在高处架设共用天线,接收电视信号,再通过电缆线将电波送到用户,这种电视就叫有线电视。

彩色电视的原理是什么

4,彩色电视机的原理是什么

1,发明者: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美国RCA1939 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到1953 年设定全美彩电标准以及 1954 年推出 RCA 彩色电视机。2,工作原理:由于射频信号在空中传输的过程中要混入一些干扰信号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电视机从有线或天线(RF-IN)接收到微弱的射频电视信号后,首先要通过调谐器对它进行解调,经过放大、混频和检波,滤掉高频载波分量,得到PAL、NTSC或SECAM制式的复合全电视信号。从全电视信号中分离伴音信号和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经音频电路处理后送扬声器输出。视频信号经视频放大,并把亮度、色度信号分离开,得到YC分量信号。最后,把YC分量信号转换成YUV、进而转换成RGB分量信号并送显象管显示。在全电视信号中,由于色度信号占用了2.6MHz的带宽,电视机的电子电路在亮度、色度信号分离处理时有的直接截取亮度低端约3MHz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电视机的荧光屏可以达到水平约500线的分解率,实际从天线输入的电视信号其水平分解率只有约260线。另外,不同频道的信号强弱不同,最终反映到荧光屏上的图像分解率也不同。

5,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

大致分以下几大部分:电源、高频头、中放(包括AGC)、预视放、解码、视放、同步分离、行场扫描、高压产生、显象管、伴音。电源供各级电压。高频头把高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中放把中频信号放大供预放使用。预放把中频信号分为1图象信号,供视放使用;2同步信号,共同分离使用;3音频信号,供伴音使用;4AGC信号,供AGC使用。解码的作用是从复合信号中取出色度信号,解出U、V信号,然后矩阵得到B信号,最后把RGB送到视放。视放是把图象信号放大后推动显象管。同步分离分离出行场同步信号,控制各自的行场震荡。行场扫描的作用是推动偏转线圈。高压包用来产生高压。显象管用来显像。伴音电路来放大声音。
由于射频信号在空中传输的过程中要混入一些干扰信号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电视机从有线或天线(rf-in)接收到微弱的射频电视信号后,首先要通过调谐器对它进行解调,经过放大、混频和检波,滤掉高频载波分量,得到pal、ntsc或secam制式的复合全电视信号。 1)从全电视信号中分离伴音信号和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经音频电路处理后送扬声器输出。 2)视频信号经视频放大,并把亮度、色度信号分离开,得到yc分量信号。最后,把yc分量信号转换成yuv、进而转换成rgb分量信号并送显象管显示。 在全电视信号中,由于色度信号占用了2.6mhz的带宽,电视机的电子电路在亮度、色度信号分离处理时有的直接截取亮度低端约3mhz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电视机的荧光屏可以达到水平约500线的分解率,实际从天线输入的电视信号其水平分解率只有约260线。另外,不同频道的信号强弱不同,最终反映到荧光屏上的图像分解率也不同。

6,彩色电视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

靠彩电的背光源发光打到面板上,这时通过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来折射光源到滤光片上再由RGB调和就产生了彩色。电视主要是靠面板,其中面板中夏普的更为先进,液晶之父吗!
从显示器的原理谈起,crt的工作原理是由灯丝、阴极、控制栅组成的电子枪,发射出电子流,电子流被带有高电压的加速器加速,并经过透镜聚焦形成极细的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使荧光粉发光;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可以控制电子束射向荧光屏的指定位置;通过控制电子束的强弱和通断,最终形成各种绚丽多彩的画面。因此,对于crt来讲,屏幕上的图形图像是由一个个因电子束击打而发光的荧光点组成,由于显像管内荧光粉受到电子束击打后发光的时间很短,所以电子束必须不断击打荧光粉使其持续发光。电子枪从屏幕的左上角的第一行(行的多少根据显示器当时的分辨率所决定,比如800x600分辨率下,电子枪就要扫描600行)开始,从左至右逐行扫描,第一行扫描完后再从第二行的最左端开始至第二行的最右端,一直到扫描完整个屏幕后再从屏幕的左上角开始,这时就完成了一次对屏幕的刷新。 每秒钟屏幕刷新的次数就叫场频,又称屏幕的垂直扫描频率,以hz(赫兹)为单位。注意,这里的所谓“刷新次数”和我们通常在描述游戏速度时常说的“画面帧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后者指经电脑处理的动态图像每秒钟显示显像管电子枪的扫描频率。荧光屏上涂的是中短余辉荧光材料,否则会导致图像变化时前面图像的残影滞留在屏幕上,但如此一来,就要求电子枪不断的反复“点亮”、“熄灭”荧光点,场频与图像内容的变化没有任何关系,即便屏幕上显示的是静止图像,电子枪也照常更新。扫描频率过低会导致屏幕有明显的闪烁感,即稳定性差,容易造成眼睛疲劳。vesa组织于1997规定85hz逐行扫描为无闪烁的标准场频。一般来讲,屏幕的刷新率要达到75hz以上,人眼才不易感觉出,但长时间注视必然会让眼睛感到很累。所以,屏幕的刷新率是越高越好,当前市场中,低、中端指标产品垂直扫描频率为50~150hz,而高端指标产品的垂直扫描频率在50-160hz,如emc 797的垂直扫描频率就为50-160hz。 前面所讲的“场频”的概念是为下面“带宽”概念打基础的,带宽指的是什么了?带宽是指每秒钟所扫描的图像频点的总和,也就是每秒钟电子枪扫描过的总像素数,它等于“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频(画面刷新次数)”,带宽采用的单位为mhz(兆赫)。带宽代表的是显示器的一个综合指标,也是衡量一台显示器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此它是显示器最基本的频率特性,它决定着一台显示器可以处理的信息范围,就是指电路工作的频率范围。显示器工作频率范围在电路设计时就已定死了,主要由高频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决定,但高频电路的设计相对困难,成本也高且会产生辐射。高频处理能力越好,带宽能处理的频率越高,图像也更好。每种分辨率都对应着一个最小可接受的带宽,但如果带宽小于该分辨率的可接受数值,显示出来的图像会因损失和失真而模糊不清。

7,彩色电视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4 彩色电视机的基本原理 2.4.1 彩色的三要素:即亮度(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引起明暗程度的感觉,亮度与色光的能量及波长 的长短有关)、色调(即彩色光的颜色类别,比如红色、绿色、蓝色)、色饱和度(指颜色的深浅程度, 即颜色的浓度。同一色调的彩色光,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深),它们可以确定任何一种彩色光。 2.4.2 三基色原理:将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近似得到所需要的彩色的原理。 2.4.3 混色方法:空间混色法(利用人眼空间细节分辨力差的特点,将三种基色光在同一平面的对应 位置充分靠近,三个基色光点足够小且近,人眼在稍远处将会感到是三种基色光混合后所具有的颜色)、 时间混色法(利用人眼的视觉惰性,顺序地让三种基色光出现在同一表面的同一处,当相隔的时间间隔 足够小时,人眼会感到这三种基色光是同时出现的,具有三种基色相加后所得颜色的效果)、生理混色 法(人的两眼同时分别观看不同颜色的同一彩色景物时,使之同时获得两种彩色印像, 两种彩色印像在 大脑中产生相加混色的效果)。 2.4.4 亮度方程:Y=0.30R 十0.59G 十0.11B 2.4.5 彩色图像的摄取 要实现彩色电视发送,首先要将一幅彩色图像分解为红、绿、蓝三幅基色图像,以获得三基色信号 R、G、B,这可以通过分色光学系统(包括物镜、分色棱镜、反射镜等)及三个黑白摄像系统来完成。 2.4.6 彩色图像的重现 为了重现彩色图像,彩色电视接收机必须把收到的彩色全电视信号恢复成三基色电信号并还原成三 基色图像,然后由显像管将其显示从而恢复原彩色图像。 2.4.7 彩色制式:实现彩色编和解码采用的标准,主要有PAL、NTSC、SECAM,中国是PAL-DK 制。
电视(television / video): 彩色电视机的简称 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电视系统的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在接收端按相应的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分的亮度和色度来重现整幅原始图像。 电视信号从点到面的顺序取样、传送和复现是靠扫描来完成的。各国的电视扫描制式不尽相同,在中国是每秒25帧,每帧625行。每行从左到右扫描,每帧按隔行从上到下分奇数行、偶数行两场扫完,用以减少闪烁感觉。扫描过程中传送图像信息。当扫描电子束从上一行正程结束返回到下一行起始点前的行逆程回扫线,以及每场从上到下扫完,回到上面的场逆程回扫线均应予以消隐。在行场消隐期间传送行场同步信号,使收、发的扫描同步,以准确地重现原始图像。 电视摄像是将景物的光像聚焦于摄像管的光敏(或光导)靶面上,靶面各点的光电子的激发或光电导的变化情况随光像各点的亮度而异。当用电子束对靶面扫描时,即产生一个幅度正比于各点景物光像亮度的电信号。传送到电视接收机中使显像管屏幕的扫描电子束随输入信号的强弱而变。当与发送端同步扫描时,显像管的屏幕上即显现发送的原始图像。   电视信号传输分配的过程,以转播其他城市中的实况为例,一般从摄像机、电视中心或转播车,再经微波中继线路、发射台,最后到用户电视接收机。此外,电视广播卫星和电缆电视也分别是全国性和城市区域性电视传输分配的有效手段。

文章TAG:彩色电视机的原理是什么彩色  彩色电视  彩色电视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