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视机场扫描是什么样子

如果场扫描坏,最典型的就是水平一条亮线。

电视机场扫描是什么样子

2,电视机里场扫描是哪部位具体点

场扫描是电视机中的负责水平扫描的一个单元电路,是由很多元件组成共同完成水平扫描的功能的电路。
教你一招,你顺着场偏转线圈找就行了

电视机里场扫描是哪部位具体点

3,电视机所谓场扫描是什么东西在哪个地方是块集成板吗 搜

场扫描只出现在CRT电视上,上下为场,左右为行。场扫描分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两种。显象管上的偏转线圈上有四根线:一对是行扫描线,一对是场扫描。
任务占坑

电视机所谓场扫描是什么东西在哪个地方是块集成板吗  搜

4,电视的行扫描电路和场扫描电路各负责什么

简单的讲 电视的行扫描电路是把图象左右拉开,场扫描电路是把图象上下拉开.
行扫描和场扫描电路,只是crt(显像管)电视机才有的电路。液晶电视机的电路板主要有:电源板、背光驱动板(高压板-针对老式液晶电视机,恒流板-针对led背光液晶电视机)、主板、逻辑板等,并无行场扫描电路。

5,电视机的行扫描作用是什么

场行扫描电路可以产生锯齿波,加在显像管上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 为了实现电子束的扫描,在显像管的根部装上偏转线圈,当线圈中有和发送端扫描同步的锯齿波电流分别流过场、行偏转线圈时,电子束会控制荧光屏上的光点上下左右移动,此时图像视频信号加到显像管的控制极(G)上,使电子束发生强弱变化,即荧光屏上的光点亮度变化,从而显示出与发送端相同的黑白图像。
扫描系统由同步分离电路、场扫描电路和行扫描电路组成。    扫描电路的作用是:产生与发送端同频同相的行、场锯齿波电流,控制显像管的电子束作有规律的扫描,并形成良好的光栅。

6,如何区分电视机的行扫描电路和场扫描电路

新式电视很好区分。场电路一般用一集成块(注意它与伴音块的区别,伴音块附近有连线连着喇叭),场块的周围就是场电路。行电路最明显的标志是高压包,高压包附近是行电路。
首先,电视机的行场扫描电路工作频率不同,其信号来源都是晶振产生震荡信号,经过分频分别得到50Hz给场扫描输出电路,15625Hz给行推动和行输出电路。第二,输出功率不同。场扫描的输出功率仅仅10W左右,行扫描电路由于承担着高、中压形成任务,其功率在几十W左右。第三、外观明显不同。场扫描电路一般为对管或者一片IC输出,散热片也比较小。行扫描电路是单大功率管输出,并且有一个体积较大的行输出变压器。
看事物和看电路图
行扫描电路的推动级后面接行输出管,场输出一般没有推动级且输出级也在集成电路中完成,并且还接出一个1000-2200U的大电容,用以上特点即可区分另外多多看书,深挖原理,总结故障特点
行扫描电路在彩色电视机中是为显像管的电子束产生水平偏转的驱动的电路。同时行扫描电路还为行回扫变压器提供高压脉冲,使行回扫变压器能够产生显像管所需要的高压和副高压等。...

7,关于电视扫描原理

隔行扫描所传输的信息只有逐行扫描的一半,这样就减少了电视信息的带宽。不然的话,电视信息的带宽要提高一倍,这对电视台、电视机都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电影的拍摄和放映速率是全世界统一的,即24格/秒。如果不采取措施,放映电影时荧幕的闪烁频率即为24Hz,这会引起强烈的闪烁感。为了在不增加拍摄及放映速率的情况下改善闪烁现象,电影放映时采用了遮光板技术,使每格画面在荧幕上投光两次(或三次),这样,虽然拍摄及放映的速率仍为24格/秒,但荧幕的闪烁频率提高到48Hz(或72Hz),有效地克服了闪烁现象。 我国采用的帧频为25Hz,即电视系统每秒要拍摄、传送、显示25帧画面。在逐行扫描方式下,电视机重现图像时屏幕的闪烁频率为25Hz,同样会造成严重的闪烁现象。虽然可以通过提高帧频的方式来改善闪烁现象,但这样做的后果是电视信号的带宽过宽,要求传输通道的带宽大,造成设备复杂、成本高。为了在不改变帧频的条件下克服闪烁现象,电视系统采用了与电影类似的方法,即隔行扫描方式。 1.隔行扫描原理  隔行扫描方式是将一幅(一帧)电视画面分两场扫描,每场均为从上至下进行扫描。与逐行扫描所不同的是第一场扫描1,3,5,7……等奇数行,构成奇数行光栅,称为奇数场;接着第二场,从上至下扫描2,4,6,8……偶数行,称为偶数场。如图1-2-5光栅镶嵌演示动画所示。两场光栅重现图像时精确镶嵌,构成一幅完整画面。每帧图像经过两场扫描,所有像素可全部扫描传送和重现。可见,每秒扫50场,实际上只传送了25帧图像,故在隔行扫描中引入场的概念,即一帧分为两场,将每秒传送的场数称为场频,用fV表示。在2:1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按我国的标准,隔行扫描每秒传输25帧图像,故,可使图像带宽减小一半。因隔行扫描就每个像素每秒只送出25次信息,但就整体画面的重现即从上到下扫一遍的频率仍为50Hz,所以在一定距离上观看整体画面没有闪烁感。
显示器的扫描方式 理解了三原色,聪明的你一定会想到,可以用这样一个原理来制作彩色显示器呀。没错,我们今天的色彩丰富的crt显示器正是由这个三原色原理制造出来的。刚才我们提到,三原色的选择在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们的眼睛对红、绿、蓝三种颜色反应最灵敏,而且它们的配色范围比较广,用这三种颜色可以随意配出自然界中的大部分颜色,因此在crt显示器中,选用红、绿、蓝三种颜色作为三原色,还分别用r、g、b三个字母来表示。现在问题来了,怎样可以把这三原色的光表现出来呢,我们需要一个机电装置来完成这一表现过程 没错,因为有大量排列整齐的像素需要激发,必然要求有规律的电子枪扫描运动才显得高效,通常实现扫描的方式很多,如直线式扫描,圆形扫描,螺旋扫描等等。其中,直线式扫描又可分为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两种,相信大家都经常听到,事实上,在crt显示系统中两种都有采用。逐行扫描是电子束在屏幕上一行紧接一行从左到右的扫描方式,是比较先进的一种方式。而隔行扫描中,一张图像的扫描不是在一个场周期中完成的,而是由两个场周期完成的。在前一个场周期扫描所有奇数行,称为奇数场扫描,在后一个场周期扫描所有偶数行,称为偶数场扫描。无论是逐行扫描还是隔行扫描,为了完成对整个屏幕的扫描,扫描线并不是完全水平的,而是稍微倾斜的,为此电子束既要作水平方向的运动,又要作垂直方向的运动。前者形成一行的扫描,称为行扫描,后者形成一幅画面的扫描,称为场扫描。 有了扫描,就可以形成画面,然而在扫描的过程中,怎样可以保证三支电子束准确击中每一个像素呢?这就要借助于荫罩(shadow mask),它的位置大概在荧光屏后面(从荧光屏正面看)约10mm处,厚度约为0.15mm的薄金属障板,它上面有很多小孔或细槽,它们和同一组的荧光粉单元即像素相对应。三支电子束经过小孔或细槽后只能击中同一像素中的对应荧光粉单元,因此能够保证彩色的纯正和正确的会聚,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清晰的图像。 至于画面的连续感,则是由场扫描的速度来决定的,场扫描越快,形成的单一图像越多,画面就越流畅。而每秒钟可以进行多少次场扫描通常是衡量画面质量的标准,我们通常用帧频或场频(单位为hz,赫兹)来表示,帧频越大,图像越有连续感。我们知道,24hz场频是保证对图像活动内容的连续感觉,48hz场频是保证图像显示没有闪烁的感觉,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显示效果良好的图像。其实,这就跟动画片的形成原理是相似的,一张张的图片快速闪过人的眼睛,就形成连续的画面,就变成动画

文章TAG:电视场扫描是什么电视  场扫描  扫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