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道家有什么习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家有什么习俗

2,道教崇尚什么颜色

道教崇尚的颜色是紫金色,佛教崇尚的颜色是黄金色朴素的颜色黑白
道教崇尚自然不能无故破坏花的生长。所以不会拈花一笑,也不坐莲台。

道教崇尚什么颜色

3,道士有哪些套装 道士各属性套装大全攻略

光芒腰带物防 210 420光芒道袍物防 210 420 生命 11880光芒道靴魔防 210 420 生命 7920星王道盔魔防 210 420
30级左右一般道士装备,重视道术,无忧传期并且银蛇剑或者离别钩的攻击也不低,低级的时候练级和PK都相对比较实用的装备。
搜一下:道士有哪些套装 道士各属性套装大全攻略

道士有哪些套装 道士各属性套装大全攻略

4,佛教崇尚莲花道教崇尚什么花

都是莲花!道教崇尚“青莲”!儒家崇尚“白莲”!佛教崇尚“金莲”!都是莲花,只是颜色不同而已!
道教潕花,道教的道和儒家,释家,的一样。
道教崇善八卦。
崇尚莲花。  在《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中,救苦天尊步摄莲花,法身变化无数,忽而女子,忽而童子,忽而风师雨师,忽而禅师丈人。而道教又有莲花冠,又称“上清冠”。状似莲花式画顶插有如意头。做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道教 崇尚 自然不能无故破坏花的生长。所以不会拈花一笑,也不坐莲台。

5,上海道教建筑的代表风格是什么

道教建筑,又称宫观建筑,所以道教建筑文化,实际上也是宫观建筑文化。(一)道教建筑样式,为中国传统的木结构体系,其组合原理与建筑样式,与宫殿、佛寺,宅第大体相同。不过道教多楼阁,如望仙楼、聚仙楼、万仙楼、梳妆楼;如灵宫殿、三清殿、玉皇殿、三官阁、三茅阁、文昌阁、真武阁、斗姆阁等。并常用戏台“酬神演戏”,戏台又往往与山门结合,上为戏台,下为山门。(二)道教建筑的布局曾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靖”(道教信徒所居之处)和“治”(道教修炼和朝礼之处)的布局;以“天尊殿”为中心的建筑布局;以“三清殿”为中心的布局。但它们共同特点非常清楚,这就是南北中轴线上设正殿建筑,东西两侧设配殿建筑及其他附属设施。(三)道教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道教建筑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1.与神仙信仰密切相关,最突出的是以其所信奉的神仙的神位来确定宫观殿宇的规格、大小和装饰。2.与传统哲学观念密切相关,最主要表现在布局、体量、结构等方面,与传统的阴阳五行和八卦及天人感应等哲学观念紧密联系。3.与其宗教教义密切相关,道教建筑布局,可以聚四方之气,迎四方之神,也有利于区分长幼尊卑。4.与民俗密切相关。建有客堂、食堂、茶社、住宿部、歌舞楼、亭子、小卖部等,以供人们社交、游览、食宿、娱乐、休闲、交流、交易。不少宫观还开展“花会”、“庙会”,形成民间节庆习俗。道教建筑具有丰富的艺术内容,将绘画、雕塑、诗文、书法、篆刻、联额、题辞、碑刻、园林等诸多艺术形式融为一体;除宫观建筑外,还仿效佛教开凿石窟和摩崖造像,以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理想和对吉祥如意、福寿和睦的追求。道教建筑文化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是永存的。著名道观:1.楼台观。位于陕西周至县终南山中,系我国道教最早宫观,享有“仙都”之誉。据传老子在此讲授《五千文》,被信徒们视为道教发祥地。2.北京白云观。为全真道天下第一丛林。3.辽宁沈阳太清宫。我国东北最大的道观。4.四川成都青羊宫。5.福建莆田湄州岛上的妈祖庙。与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妈祖庙,并称妈祖神三大祖庙。6.苏州玄妙观。位于苏州观前街,有唐吴道子绘老子像,唐玄宗赞、颜真卿书法等碑刻。7.永乐宫.位于山西芮城县。相传为吕洞宾诞生地。8.上海的海上白云观。

6,中国传统节日道教有哪些

我是个道士  道教的祖师、神仙圣诞就都是了,而且很多,道教的神仙也是没有办法统计完全的,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方神明,如各地城隍、东北的黑老太、沿海的妈祖等等  以下只是部分:  诸神诞辰表  (以农历日期排序)  正月  初一:元始天尊万寿、  初三:孙正真人(孙天医)诞辰  初五:路头神诞辰、定光佛圣诞  初六:清水祖师诞辰、九天玄女圣诞  初八:白衣观音诞辰、江东神圣诞、五殿阎罗王诞辰  初九:玉皇大帝万寿、汉闽越王诞辰  十三:刘猛将军(虫王爷)诞辰  十五:上元天官大帝诞辰、张天师(张道陵)诞辰、门丞户尉诞辰、佑圣真君诞辰、临水夫人(陈靖姑)、金天娘娘诞辰、三一教主诞辰、盘古大王(盘古公)圣诞  十六:三王公(古公三王)诞辰、开台圣王诞辰  十九:长春邱真人(邱处机)诞辰  二十:招财童子诞辰  廿五:满族仓廪神诞辰  二月  初一:一殿秦广王  初二:福德正神(土地爷)诞辰  初三:文昌帝君(梓童神)诞辰  初八:三殿宋帝王圣诞  十五:太上老君(老子)圣诞、岳武穆(岳飞)诞辰、三山国王、九天玄女娘娘圣诞  十六:开漳圣王诞  廿六:真武大帝圣诞  三月  初一:二殿楚江王诞辰  初三:北帝圣诞  初七:何仙姑诞辰  初八:六殿卞城王诞辰  十五:保生大帝(吴真人)、赵公元帅(赵公明)诞辰、医灵诞辰  十六:准提菩萨圣诞  十九:太阳星君圣诞  二十:诠生娘娘诞辰  廿三:天后娘娘(妈祖)圣诞  廿六:鬼谷先师诞辰  廿七:七殿泰山王诞辰  廿八:东岳大帝圣诞、制字先师(仓颉)诞辰  廿九:土地公生日  四月  初一:八殿都市王  初四:文殊菩萨圣诞  初八:九殿平等王、壮族牛王诞辰  十四:吕纯阳祖师(吕洞宾)诞辰  十七:十殿轮回王、金花夫人(送子娘娘)诞辰  十八:北极紫微大帝圣诞、华佗神医先师  廿一:托塔李天王诞辰  廿五:武安尊王  廿八:神农先帝万寿、药王诞辰  五月  初一:南极长生大帝圣诞  初七:巧圣先师(鲁班)  初八:龙母圣诞  十一:城隍诞辰  十三:关圣帝君(关羽)圣诞  十八:张天师(张道陵)诞辰  六月  十一:田都元帅诞辰  十四:文殊菩萨诞辰  十五:王灵官诞辰  廿三:火德星君(火神爷)诞辰  廿四:财神诞辰、雷祖大帝圣诞、南极大帝圣诞  廿六:二郎星君诞辰  七月  初一:七星娘娘  初七:魁星诞辰  十五:中元地官大帝圣诞  十八:王母娘娘圣诞  十九:值年太岁星君  廿四:城隍诞辰、草圣大王诞辰  三十:地藏王诞辰  八月  初三:北斗星君圣诞、九天司命灶君(灶王爷)诞辰  初五:雷声普化天尊(雷祖)圣诞  十五:太阴星君(月娘)诞辰  廿二:广泽王诞辰  九月  初一:南斗星君诞辰、飞天大圣诞辰  初九:临水夫人(李姑)诞辰、中坛元帅(太子爷)诞辰、火神爷诞辰、酆都大帝圣诞、斗姆大帝圣诞、九皇大帝圣诞  十三:孟婆神诞辰  十八:仓圣先师诞辰  廿六;五显灵官诞辰  廿八:华光大帝诞辰  十月  十五:下元水官大帝圣诞  廿三:周仓将军爷  廿五:感天大帝(许真人)诞辰  十一月  廿三:张仙诞辰  廿七;董公真仙圣诞  十二月  十六:福德正神诞辰  三十:紫姑(厕神)诞辰  那个不叫生日,是圣诞(华诞、诞辰),三月十五:赵公元帅(赵公明)诞辰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福生无量天尊
道教以各种神和仙以及各派祖师的生日为节日,每逢节日要举行隆重的斋蘸,有的还举办庙会集市。道教崇拜的神和仙数量极多,加上各派祖师,因此节日也多不胜数。如: 三清节 即冬至日原始天尊圣诞;夏至日灵宝天尊圣诞;二月二十五日道德天尊圣诞,也称老君圣诞。 三元节 即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中元天官节;十月十五下元天官节。 玉帝圣诞 正月九日为玉皇大帝圣诞。 王母娘娘圣诞 三月三日为王母娘娘圣诞,即传说中的蟠桃会。 吕祖圣诞 四月四日为吕洞宾祖师圣诞。
除去神诞(看楼上)不说,主要是:春节,正月十五(上元节),清明,端午,七月十五中元节(鬼节),十月十五下元节。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
那个叫 107jackie 的居然还自称是道士?!羞也不羞?看你弄的那一大篇--佛教的那些菩萨什么的诞辰也跟你这“道士”有关???简直是乱扯!道教注重的节日不多,但有些不是什么节日的日子有些人也挺注重的 。看什么人了 。对于清修炼丹的人来讲,开始时,双至(冬至和夏至)是很重要的,还有每个节气,再次就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

7,中国道教有念珠么什么材质为道教念珠 50分的问题坐等专家解

道教流珠与佛珠的区别道教流珠没有隔珠与背云之类的,相当于素珠。没有配饰物,甚至没有母珠。道教的念珠在珠子的个数上亦有其独特的宗教意义,比如《三元流珠经》中,以三百六十五颗珠子代表星宿运转的度数。再以常见的一百零八颗念珠为例:一百零八代表周天星斗运转之数,也是天罡地煞的总和。头珠则代表北极,《北斗经》云:“北辰垂象,而众星拱之。”所以在拨转念珠的时候,头珠是不可以越过去的,以北辰不动故也。所以在转到头珠的时候,应当掉转过来往回继续拨,此乃周天循环之意也。头珠之上有一个葫芦状珠,上有三阶,代表三台。《玉枢经》中所谓:“北辰之上,上有三台……叠为三级,以覆斗魁”是也,三台下有一个中国结,结下缀六颗小珠,代表南斗六星,加上头珠,则为北斗七星。(有的珠子结下缀八颗珠,加头珠则为九星)所以一串念珠,涵盖了道教的宇宙观和诸多天文概念,足见道教义理之精微。此外,道教念珠还有十二颗、二十四颗、二十八颗、三十二颗、三十六颗、八十一颗等等的区别。十二颗代表十二雷门,二十四颗代表二十四气,二十八颗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三十六课代表天罡生煞之数,八十一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道教的念珠,最早被称之为“流珠”。《太上三元流珠经》云:“受之用白真珠,圆正明朗,大如桐子者三百六十五枚,应星宿之度,日月所会之期。”又,《太玄金锁流珠引》云“:昼夜斗转,周天无穷,如水流之不绝,星圆如珠,故曰流珠也。”由于道教固有的“天人相应”思想,流珠在人的身体当中也另有所指,如《上清黄庭内景经》云:“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由此可知,道教的念珠在早期,尤其在上清宗的修持中,主要是内炼和充当法信之用。我国上古先民,结绳记事。而到了汉末魏晋初期,太极葛仙公首先以念珠作为念诵圣号的计数之用。白玉蟾真人《上清集》中记载,葛仙公“初炼丹时,常以念珠持於手中,每日坐丹炉边,常念玉帝全号一万遍。”开启了道教念诵圣号法门的先河。宋元时期,道教雷法和内丹修法开始流行。许多修持雷法和丹法之士亦将念珠作为炼气习定的工具。如陈泥丸真人《翠虚吟》云:“八十放九咽其一,聚气归脐为胎息;手持念珠数呼吸。”《道法会元卷一七七·元素元辉府玉册》亦云:“凡出神,先当炼气习定,既气住为神。平坐面旺方,以手胗系鞋文脉,四动为一息。擎念珠,每一息掐一珠,各量人平常出入,渐渐加之,不要大段费力,恐不便。”此外,在《道法会元卷一百四十五·正一忠孝家书白捉五雷大法》中,亦有祭炼念珠作为驱邪伏魔的法器之用。
念珠的起源来自于佛教。道教里面没有。因为念珠用于念佛计数用,道教没有念佛的概念,故没有念珠。念珠起源◎佛珠或念珠梵语为玛那(Mala),是用作诵佛号或诵咒等之计算用法器。念珠的梵文原语有四种,译成中文意思是: 数珠, 珠鬘, 念诵鬘, 珠之贯线, 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亦是后来演变成念珠的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念珠,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念珠的记戴,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念珠种类◎念珠种类大致分成三类。◎手珠:一般是戴在手腕上, 亦可随时拿在手上掐捻念佛, 颗数除了常见经书所戴的颗数外, 亦有视乎手腕粗幼及珠子的大小而定。◎持珠:一般是用较大颗的珠子, 拿在手上捻掐念佛之用, 颗数也是视乎珠子的大小按经书记载颗数穿成。◎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一般是一百零八颗, 通常较大粒的是出家人平日及法会中配戴, 而在家佛弟子较少配戴, 不过因为经书及律制也没有说明佛珠是出家人专用之物, 故近年亦多在家佛弟子戴在颈上。而一些较细粒穿成的挂珠则较多人拿在手上或挠在手上随时掐捻念佛念珠颗数◎按「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 说法最上品是 1080 颗, 上品 108 颗, 中品 54 颗, 下品 27 颗, 而颗数所代表的意义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说, 而非出自经典所戴, 常见的颗数意义如下:◎1080颗: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 合成为 1080 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 地狱, 饿鬼, XX, 修罗, 人间及天上, 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 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 即是: 声闻, 缘觉, 菩萨及佛界。◎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 总计三十六种, 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 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36颗:与 108 颗意义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三。◎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 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18颗:与 108 颗意义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六。◎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我觉得这个可以告诉你。虽然我也是粘贴的。这个念珠的起源来自于佛教。道教里面我几乎没有看到过道家的人就是念珠。因为念珠用于念佛计数用,道教没有念佛的概念,故也大概没有念珠。念珠起源◎佛珠或念珠梵语为玛那(Mala),是用作诵佛号或诵咒等之计算用法器。念珠的梵文原语有四种,译成中文意思是: 数珠, 珠鬘, 念诵鬘, 珠之贯线, 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亦是后来演变成念珠的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念珠,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念珠的记戴,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念珠种类◎念珠种类大致分成三类。◎手珠:一般是戴在手腕上, 亦可随时拿在手上掐捻念佛, 颗数除了常见经书所戴的颗数外, 亦有视乎手腕粗幼及珠子的大小而定。◎持珠:一般是用较大颗的珠子, 拿在手上捻掐念佛之用, 颗数也是视乎珠子的大小按经书记载颗数穿成。◎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一般是一百零八颗, 通常较大粒的是出家人平日及法会中配戴, 而在家佛弟子较少配戴, 不过因为经书及律制也没有说明佛珠是出家人专用之物, 故近年亦多在家佛弟子戴在颈上。而一些较细粒穿成的挂珠则较多人拿在手上或挠在手上随时掐捻念佛念珠颗数◎按「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 说法最上品是 1080 颗, 上品 108 颗, 中品 54 颗, 下品 27 颗, 而颗数所代表的意义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说, 而非出自经典所戴, 常见的颗数意义如下:◎1080颗: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 合成为 1080 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 地狱, 饿鬼, XX, 修罗, 人间及天上, 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 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 即是: 声闻, 缘觉, 菩萨及佛界。◎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 总计三十六种, 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 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36颗:与 108 颗意义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三。◎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 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18颗:与 108 颗意义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六。◎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有的
木有。。。。所有第二个问题也木有

文章TAG:道教有什么时尚道教  有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