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晋时期美学的两个转向

这个时期审美的主导意识已转向人与自然的相和

魏晋时期美学的两个转向

2,魏晋风度是什么样一种风度

华丽玄妙 但不务实,尚清谈 门阀之见浓重 富有贵族气息

魏晋风度是什么样一种风度

3,魏晋风度是什么

特立独行,标新立异,说好听的叫真潇洒,的确有真正的名士不拘小节风流潇洒。但大部分人也就是跟风装13而已,说难听点就是非主流

魏晋风度是什么

4,魏晋之际 专谈玄理 成为风尚 是什么风

魏晋之际,旧礼教日益崩溃,人们思想和信仰上获得自由,人的个性得到突出的发展。 专谈玄理,不理世务,成为一时风尚,即所谓清谈之风~
任务占坑

5,魏晋时期女子的魏晋风度

一、姿容曼妙的形态美 魏晋时期的女性在某种程度上已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男性眼中的女性美已渐趋摆脱视女性为男性的附庸和赏玩对象时所要求的那种形态美。他们似乎已站在了欣赏女性、尊重女性的角度上,不仅欣赏着她们形容的曼妙, 也欣赏她们的风度和气质以及高雅的品格。明君“姿容甚丽”但却“志不苟求”终于未能成为帝王召幸的对象,她姿容既美,又不肯屈节与世俗同流合污,虽远嫁而美名在,是一时佳话。 二、字字珠玑的内在美 魏晋女性追求的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 是这种发自于肺腑行游于言辞间的机智和思辩,是可以与男性分庭抗礼的智慧的展现。受魏晋时代整体精神风貌的影响,魏晋女性更倾向于呈现出一种言辞上的机智以及品德上的高洁, 在这里, 她们充分展现了一种自由的风范。面对男性,她们低眉屈膝,不必附耳听命, 而是以自己的智慧, 自己的才思来赢得男性的尊重,她们已不再是男性附庸和赏玩的对象, 而是呈现出一种独立之美。 三、鹣鲽情深的真率美 魏晋时期是一个自由的时代,是崇尚个性的时代。受玄学的影响,魏晋人士更注重与自然的契合,追求的是一种物我相交、浑然相忘的状态。这种尊崇自然,、彰显个性的风范表现在性格上,即形成了一种真率的品格。

6,北魏和唐代的审美标准各有什么特点

魏晋南北朝:崇尚逸雅之美魏晋时期伴随玄学与佛教的流行,出现了多才善辨、飘逸风雅的女性之美。如东晋才女谢道韫就是多才善辨的女性代表。在“竹林七贤”的“林下风气”影响下,飘逸风雅之美成为魏晋时期的主流审美情趣。曹丕称帝后封为皇后的甄氏,不仅姿貌绝伦、气质非凡,而且才智过人,是魏晋时期女性飘逸风雅之美的典型代表。陈后主贵妃张丽华则是“发长七尺,端丽闲雅,飘逸若仙”,是飘逸富丽之美的典范。晋武帝的选美标准是:入选美女必须是出身显贵的未婚女子,而且“美貌、高个、肤白”。宫廷妇女以飘逸富丽为美,民间士族妇女则追求飘逸淡雅之美。隋唐五代:崇尚丰腴之美隋唐的选美标准仍以“美貌、高个、肤白”为主导,如隋炀帝采选民间童女的标准是“姿质端丽者”。但在盛唐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产生微妙变化,开始崇尚丰腴肥硕的女性形象,这可从唐代仕女图与雕塑中的妇女形象得以印证。或许这一变化与武则天、杨贵妃都是丰腴肥硕相关联。武则天生得“方额广颐”,宽宽的额头,丰满圆润的面颊,是一位丰满健硕的美女。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则是古代最著名的胖美人,是古代美女中丰腴肥硕、雍容华贵之美的象征。杨玉环还有三姊妹也是丰硕的胖美人。唐肃宗的张皇后也是一位丰腴的女性。唐代集色、艺、才于一体的女性,大都反映在青楼风尘女子和道观女冠身上。唐末、五代时期,其审美观逐渐转为纤弱或病态之美。

7,魏晋风度怎么理解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扩展资料:魏晋风度来源“魏晋风度”一词实出自鲁迅那场著名的演讲。晋人在我们印象里轻裘缓带,不鞋而屐。他们“简约云澹,超然绝俗”。魏晋时代长期的战乱,离愁,太轻易的生离死别,妻离子散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所以当他们意识到生命的长度不可以增加时,他们只能选择拓展生命的宽度。这时节,各种张扬的,个性的,甚至夸张的生命个体被重视,被渲染,被接受。在这里,即刻的感受超乎一切,人们在这一分钟里颖悟,超脱,放纵,这一分钟里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切都直逼本心,超然物外。令人叹服。这个时候的追求感观,心灵享受绝非堕落淫靡,而是一种自觉高尚情趣的体现。窃以为中国文化史上颇具一格的士大夫文化便发轫于此。就像山水画一样,我们的士大夫空灵而隽逸。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从时间上来说,指的是三国时的魏(公元220-265年)至两晋年代(公元265-420年),再到刘宋时代以士族名士为主体的生命体验,它以七林七贤中阮籍嵇康和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为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就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什么是魏晋风度,以及它的现代人生意义问题。主要谈两个问题:一、魏晋风度的形成背景;二、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谈到魏晋风度,不能不与当时兴起的士族阶层相联系。士族,或者叫做世族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世家大族,他们垄断做官的权力,有着自己的政治特权与庄园经济,可以与皇权平分秋色,比如东晋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可以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就是魏晋南北朝年代的士族阶层。魏晋风度的名士大部分是世家大族的人物,比如王谢家族,他们既是政治与经济上的大族,也是文化的大族,谢氏是诗歌家族,王氏是书法大族。所以魏晋风度既是名士的精神贵族的产物,也是凭借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而形成的。网上搜搜,有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文章TAG:魏晋时尚风向指标是什么魏晋  时尚  时尚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