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徒步8小时应该准备多少水和干粮

徒步8小时,应该准备多少水和干粮?有5-6个小时山路。

徒步8小时应该准备多少水和干粮

2,户外登山徒步的水杯大点好比如1000ml还是小点好比如500ml

视徒步距离长度来定,天热的话最好1000+的要随时补充水分,一般小型的短途500的也够了,不过还是要看个人,而且最好能多带点,防止意外发生时急需用水,我一般出去都带2L的水袋,不重而且也方便.
看你登山徒步的距离,高度,还有个人消耗情况,这个没有统一标准的,个人建议如果是初学者,尽量携带容量小点的好些,户外登山徒步对负重是有要求的。
不过过段时间就会好,你可以给宝宝加些每伴,超市的奶粉区有售,有清火如果感觉尿液特别多,还是留心一下量,或者咨询一下医生吧
徒步登山感觉1000的会比较好点吧,毕竟水的需求量还是不小的,只要方便携带,重量不是问题

户外登山徒步的水杯大点好比如1000ml还是小点好比如500ml

3,徒步旅游中喝水应该注意什么

  夏季旅游,酷日炎炎,走路时大量出汗,容易口渴,需要适当补充水分,然而旅途中喝水大有学问。  一是外出旅游,要喝适量的淡盐水人在旅途中运动后,容易出汗,人体大量排汗时,汗液带走了不少无机盐,如钠、钾、镁等。因此,在旅途中喝一些淡盐水,十分有必要。1克盐加500毫升水,可补充肌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  二是在旅途中喝水要次多量少旅途口渴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水,每小时喝水不能超过一升,每次以100至150毫升为宜,间隔1小时。  三是饮水的温度夏日旅游,人体的体温通常较高,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因为此时肠胃由于血液循环加快,肠胃相对缺血。不要喝5℃以下的饮料,喝10℃左右的凉开水最好,可达到降温解渴的目的。  适量补充糖水也很重要,由于在旅途中,跋山涉水等剧烈运动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体内贮存的糖量无法满足运动的需要。因此,参加大运动量和过长时间的运动时,适当喝些糖水,以及时补充体内能量消耗。笔者最后要指出的是,外出旅游途中,切不要喝生水,以免感染疾病。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徒步旅游中喝水应该注意什么

4,户外徒步需要带什么物品

新手驴友徒步物资准备可概括为5个部分:装备、饮水、食物、药品和户外用具,背包和鞋子被称作徒步者最重要的两大装备。1.背包:首先要购买合适的背包。容量、结实程度和防水是选购时的三大指标。购买时最好反复背试,并向营业员请教正确背法,否则徒步时,它将不能起到减轻负重的作用。2.鞋子:是否耐磨、防水和透气,直接关系到徒步者在长时间徒步中的安全舒适,因此选购鞋子要舍得投入金钱和精力。长途跋涉易使踝骨受伤,高帮的登山鞋能更好地保护徒步者的踝骨。如果旅程中要涉水,需要准备溯溪鞋。运动凉鞋既可以当拖鞋穿,也可以成为夏天徒步的主力装备。3.衣物:防水透气的冲锋衣裤是必需的。切忌穿牛仔裤,因牛仔裤遇出汗、下雨会影响身体行动。夏天徒步则要带上快干衣裤,裤管和袖管最好可脱卸。其他小物件如墨镜、帽子、排汗内衣可视情况选择。4.睡袋、帐篷等是户外用具的大件,其他小物件如防晒霜、刀具、防风打火机、照明设备、水壶、防潮袋、垃圾袋,也是任何类型的徒步都适用的装备。5.食物:一般来说,短途徒步不需要准备太多食物,可以带些既补充能量、又不太占位置的食物,如压缩饼干、巧克力、牛肉干。饮水每天带够3升的量,不推荐直接饮用野外生水。6.药品:带些感冒药、止泻药、创可贴、云南白药喷雾等就可以了。
户外徒步所需携带物品:(1)一个背包(2)一双舒适的鞋子,最好是登山鞋(3)两根登山杖(4)护膝一对(5)其他杂物包括魔术头巾、水杯、手套、帽子,袜子,遮阳帽,眼镜等(6)冲锋衣裤、速干衣裤、内衣裤(7)帐篷、睡袋、防潮垫(8)灶头、套锅(9)雨衣(10)医用器械篇药箱/包,纱布,棉签,胶带,止血贴(11)医用器械篇通讯1、手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信号最关键、在野外经常没用)2、对讲机(团队活动中很管用的装备,前后呼应,在一定范围内逛街也很实用)3、gps(全球定位系统,专业的玩具,可以帮忙定位、定线路、防迷路)4、求生哨携带方便,也可作为团队联系方法

5,徒步需要带什么

这个看你的路线计划了,去哪,走多远了。是爬山还是穿越。爬山的话,带上一天的吃喝,我经常是带炉头带面,带见厚衣服,防止山上冷。如果能负重,带上帐篷房子恶劣天气。山顶气候变化大,但让这山害怕在1800米左右,纯在小气候的情况。如果穿越,一天吃喝就差不多了。平时包里可以带上常用药品,雨衣雨具等。  如果要是走长线,那就需要带好吃喝,换洗衣物,帐篷、睡袋、防潮垫、地席等。一天活动需要带的,长线都带着吧。安全第一。
徒步旅行对于青年人和中年人,无疑可以增强体质,但是,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准备工作,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防疲劳 预防的关键在于,一要步姿正确,二是不要心急,三是要会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的公路,既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边。晚上休息时,应用热水洗脚去疲劳。 ——防脚打泡 万一选鞋不对或步姿不正确,行走中感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在一般情况下,这就可以防止打泡。 ——防寒暑 北方徒步旅行要带一些质轻防寒性能好的衣物,如果行走在广阔的北方平原,风速较大,衣着应及时调整。南方徒步旅行,夏季要防暑防雨。 ——解渴要适可而止 出发前最好准备一壶清茶水,适当加些盐。清茶能生津止渴,盐可防止流汗过多而引起体内盐分不足。 ——随身携带必备的药品 随身携带一些常用的感冒药、防暑药和外伤药,备一酒精盒浸1-2根棉签。 #装填背包,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其一是常用的东西应该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其二是重的东西在上,轻的东西在下;其三是多使用分类袋。 如果你的背包功能简单,口袋不多,可以将衣物等不常用的东西放在下层,而依次将药品、纸巾、证件等放在上层。如果你的背包功能复杂,外层有很多口袋,那就可以分别放置零散而常用的东西。比如用包的顶盖放置药品、纸巾等物,包的两个侧袋分别放置证件等物,再加上药品、洗漱品包等,很多东西都可以分门别类地放置,这样你就不会因为东西多而乱作一团。 如果你要出远门,包又大又沉,那么把重的东西方在上面就很重要了。把整个背包的重心调整在肩部之上,有助于人在行走的时候保持平衡,身体只要略微前倾,就可以把重心调整到中心线的位置。如果是背包中心太低,那走起路来会仿佛总有人在后面拽着你。所以,除了零散物品外,从上到下按照物品的密度,正确装填背包的次序应该是:帐篷、餐具、食物、水壶、各类衣物、睡袋、防潮垫(帐篷和防潮垫是固定在背包外部的)。另外,保持重心的左右平衡也很重要。 至于分类袋,不是什么特殊的装备,普通的塑料袋就可以。把各种物品归类分别放置,既可以保持背包内部的井井有条,又可以方便拿取,是个很好的方法。

6,徒步旅行需要准备什么

1、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徒步旅行前应对旅行目的地的有关情况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制定出较详细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如途经路线、每天大约走多少路程、游玩哪几处地方,在哪里吃饭、住宿等,都要有个大体安排,绝不能盲目冒进,走到哪里算哪里,哪里黑了哪里歇。 2、徒步旅游除了应携带基本物品,做到除必需的生活、工作用品外,可带可不带的用品一律不带,尽量精简行装,不能精简而可以合用的几个人可合带一件,以减少旅途中不必要的负担。夏天要作好防暑准备,草帽、水壶是不可少的。 3、最好是结伴而行,至少是三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 4、身体状况(例如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 5、穿上轻便、合脚的鞋子。在出发之前,要精心选购一双轻便舒适、大小合脚、弹性及透气性能良好、便于远行的鞋子。此以旅游鞋为佳。为稳妥起见,最好能在出发前度穿几天,发现问题及时更换。袜子的大小也要合适,不能太紧太短。切忌穿不合脚的鞋、皮鞋、高跟鞋和新鞋。鞋底不能太薄。 6、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游,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掌握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对于从未经历过长途步行的人来说,最好先从短途锻炼开始,逐渐增加行程。起步时切忌走得太快,以免体力消耗过大。待逐渐适应后自己觉得有把握了在行动。 7、夏季徒步旅游时,要避开上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最热的时间,而且要戴草帽,水壶灌满水,以免中暑。 8、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几天后再加快速度。每天途中应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 9、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10、每天步行结束后要用温水洗脚,以解除疲劳。脚掌有水泡时,可用针(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火上烧一下)穿孔引出水,再涂上红药水,防止感染。 11、徒步上山,身体要略向前倾;攀登陡峭山坡应走之字形路线;下山时,身体应稍后仰,放松下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 12、徒步旅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定每日的行程,一般每小时走4一5公里。每走一程,可选择树荫、凉亭等处休息15分钟,以恢复体力。 13、绕远路也有一番乐趣。不要经常走同样一条路,不妨绕远路、看看周围环境,因为气候、季节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变化。有时不妨停下脚步好好观察,说不定有新发现。 14、注意休息与保健。施行日程要合理安排,并留有充分的余地,要注意休息,勿劳累过度。走路时可能感觉很热,或有汗出,休息时要特别注意不要为贪图一时凉快而坐在风道上,要及时加穿或披上衣服,以防感冒。

7,大家户外水袋怎么选

海泽龙水袋海泽龙全开口水袋带防尘盖的吸嘴一般而言,在徒步时,即使中途没有水源补给,水袋装满2-3L水也是足够一天徒步之用的了。以下因素可以参考:1、容量:不过在闷热酷暑、大汗淋漓、水分流失极快的极端情况下咱也曾经一天喝光了6L水还觉得不够,再加上扎营后要用于打水做饭、烧汤泡茶等需要,在扎营地离水源地有些距离的时候,为了避免往返提水消耗体能、浪费时间或一人打水增加不安全因素等,咱的考虑是买3L容量的水袋两个。  毕竟水袋大点,在不需要太多水源消耗的时候可以少装水,以减轻行进的负担,而在需要的时候又可以尽可能的多装水。不过,购买水袋时,要重点关注是水袋的使用特性,即行动中的使用为主,而非驻扎后的使用。因为驻扎后,寻找水源,可以给水袋补充水。要想两者能兼顾,不是很现实。2、价格:毫无疑问,同等容量的水袋,当然是性价比越高越好。但这个并不是绝对的。毕竟户外装备最需要的是性能可靠,如果太便宜或者并不便宜却买了一个不可靠的装备,水袋在登山包里破裂渗水,以至睡袋、衣物都被水泡,那可是大大的杯具。所以,设计与功能的实用性是关键,不要听信一些华而不实的科技含量、无法确认的专利性能。其实水袋的价格与水袋的工业设计水准、创新度、功能、材料、专利等紧密相关。3、使用的材料:目前大多数品牌的水袋所用材料是塑料。塑料有很多种,有耐寒的、有耐高温的。材料当然最优是TPU,有些标准的TPU水袋可以装100度的沸水。当然建议不要装太高温的,以免其他配件受损,毕竟不是所有的部件如吸嘴、水管都是TPU材质的。其次是eppe/peva材料,70度的水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都比较耐寒;eva材料稍为有异味;pvc材料是最弱的,不耐高温,不耐寒,而且有异味。记住,所有的材料都是分级的,无论是TPU材料还是其他,有食品级的,也有非食品级的,如果是工业级的就不要用于饮水容器上,这个需要注意的。有些人使用一些工业容器来承载饮水,是有安全风险的。所以在选择水袋时,尽量选择食品级peva/eppe/tpu材料的水袋。4、可靠性(牢固性):  必须人踩上去不会爆裂,否则装满水的水袋在包里随着人体前后上下的蹦跳挤压,还有放在车里众多包包重物的叠压等都可能导致水袋突然爆裂。另在扎营地提水后,水袋经常是无保护的到处乱放,如果不牢,随便一放放到个尖树桩、尖石头上就很容易被扎破。所以讲,牢固、韧性、耐刮都是必须具备的性能。否则免谈。5、自重:  当然是越轻越好了。这个因素可以忽悠不计,毕竟水袋是很轻的,若是提把型的水袋,提把稍为有点重。6、方便性:全开口、大开口设计全开口水袋装水要方便、开合要方便、提水要方便、灌水要方便、悬挂要方便、四处乱放要方便,所以,户外的装备,要耐用耐折腾,而不是太娇气,难以侍候。全开口水袋,当然是趋势,是越来越多人的首选。毕竟能满足上面提到的要求,耐用,便利,易养护。大开口水袋,方便伸手进去清洗水袋内部,以防污垢与杂物滞留,以免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7、设计的合理化人性化饮水的吸嘴也要考虑,比如现在最新流行的弯头型吸嘴,有些甚至是360度旋转的吸嘴,都确实认真考虑了户外使用场景的便利性与合理性。喝水的水嘴也经历了很多变化,从最早的一个一体成型的塑料吸嘴,到后来的具备了开关功能的吸嘴,到后面就更多变化了,防尘盖、弯头、可旋转等等的变化。
1、容量方面:一般而言,在徒步时,即使中途没有水源补给,水袋装满2-3L水也是足够一天徒步之用的了。不过在闷热酷暑、大汗淋漓、水份流失极快的极端情况下咱也曾经一天喝光了6L水还觉得不够,再加上扎营后要用于打水做饭、烧汤泡茶等需要,在扎营地离水源地有些距离的时候,为了避免往返提水消耗体能、浪费时间或一人打水增加不安全因素等,咱的考虑是买6L容量的水袋。毕竟水袋大点,在不需要太多水源消耗的时候可以少装水以减负,而在需要的时候又可以尽可能的多装水。而2-3L容量的水袋显然无法满足各种复杂环境或者各种水牛(喝水如牛饮)的需求,或者需要增加更多的打水次数和消耗更多的体能。2、价格:毫无疑问,同等容量的水袋,当然是越便宜越好。但这个并不是绝对的。毕竟户外装备最需要的是性能可靠,如果太便宜或者并不便宜却买了一个不可靠的装备,水袋在登山包里破裂渗水,以至睡袋、衣物都被水泡,那可是大大的杯具。3、使用的材料:目前大多数品牌的水袋所用材料是塑料。8叫兽的建议是不要管它用多么绚丽的名词,都请不要忘记它的塑料本质。塑料就是塑料,即使号称能装沸水的塑料水袋在被沸水泡过后冷却下来都是会硬邦邦的,再加上经常折叠、长久以往老损加剧肯定易坏而渗水。还有塑料材质水袋的那种“呲啦呲啦”的刺耳噪声也是令人烦心。所以在选择水袋时,咱的建议是尽量不选塑料材质的。否则不如多带几个塑料矿泉水瓶,一样装水,且坏了扔了烧了也不心疼。4、可靠性(牢固性):必须人踩上去不会爆裂,否则装满水的水袋在包里随着人体前后上下的蹦跳挤压,还有放在车里众多包包重物的叠压等都可能导致水袋突然爆裂。另在扎营地提水后,水袋经常是无保护的到处乱放,如果不牢,随便一放放到个尖树桩、尖石头上就很容易被扎破。因此容易损坏、山友游记里提到过会漏水、渗水、口碑也差的水袋品牌咱是不会去碰的。5、自重:当然是越轻越好了。但还是必须考虑重量和牢固性的取舍,如果是重而可靠和轻而易破的对比,那么咱宁可选择重而可靠。否则,没水喝有时真是会死人的。6、方便性:装水要方便、开合要方便、提水要方便、倒水要方便、悬挂要方便、四处乱放要方便(即不易损坏,咱可不能带着一朵花在路上伺候啊)。
怎样清洗我的水袋?使用热的肥皂水冲洗水袋全身。若效果不佳,请使用1/4干苏打和3/4水混合溶液,并摇匀30秒钟,再加入1/4杯柠檬汁,再摇匀10秒钟,松开盖子,排出气体。如此重复三次,从而尽可能排出气体,并浸泡20分钟再用热水冲洗三次。警告:当向干苏打加入柠檬汁时,会产生冒泡现象和负压现象。怎样给我的水袋消毒?可以往一升清水中加入一盎司的家用漂白剂(如clorox regular 或 clorox ultra)。混合10秒钟后,倒入水袋中,放置一夜。最后彻底冲洗干净,并自然晾干。怎样给煮沸我的水袋?将水袋完全浸没至放水的锅中。确定水袋没有接触锅的底部和四周,并且不要盖上锅盖。煮沸时应留意水袋中的压力变化。不得将水袋放入微波炉中。怎样冰冻我的水袋?将半满的水袋置于制冷器中。我的吮吸阀太松,我该怎么办?为了获得两者间最牢靠的固定接触,最佳的方法是:首先将吮吸阀从水袋上拆下。然后,切除水袋末端一小部分,舔一下水袋末端并用吮吸阀的后部代替水袋末端。待其干后,会有极佳的摩擦接触。怎样才能避免水袋里的水在低温情况下结冰?经常饮用,从而保持液体的流动。和不要残余液体。并尽可能的将水袋置于包内或夹克内。避免泄漏的小技巧。为了避免液体泄漏,请确认阀于管嘴完全啮合,并确认瓶盖已尽可能的牢固定位。而且确认拉拔盖已经完全关闭从而避免意想不到的泄漏。

文章TAG:徒步带什么水徒步  什么  8小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