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问羽绒服的标签800 fill是什么意思

蓬松度(fill power):蓬松度是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如一盎司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600立方英寸则称该羽绒的蓬松度为600。羽绒的蓬松度越高,说明在同样充绒量下的羽绒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来保温和隔热,所以羽绒的保暖性越好。蓬松度在国内不是一个硬性指标,而且测量的相对误差也较大。

问羽绒服的标签800 fill是什么意思

2,羽绒服的蓬松度800和900事怎么回事

蓬松度代表羽绒服的“质”。是指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体积越大,hold住的空气越多,也越保暖。也就是说,羽绒的蓬松度越高,同样充绒量下的羽绒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来保温和隔热,羽绒本质更轻巧,达到无可比拟的保暖重量比。 蓬松度一般分为550,600,700,800和900。在同样重量的情况下,这几种不同蓬松度的羽绒带给你身体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如下图: 了解了吧?希望对您有帮助!
是很轻的一种标志。

羽绒服的蓬松度800和900事怎么回事

3,户外羽绒服左袖子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衡量羽绒服是不是保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蓬松度。蓬松度是指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体积越大,hold住的空气越多,也越保暖。也就是说,羽绒的蓬松度越高,同样充绒量下的羽绒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来保温和隔热,羽绒本质更轻巧,达到无可比拟的保暖重量比。蓬松度一般分为550,600,700,800和900,高蓬松度的羽绒可以让一件超轻的衣服超保暖。如一盎司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600立方英寸则称该羽绒的蓬松度为600。羽绒的蓬松度越高,说明在同样充绒量下的羽绒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来保温和隔热,所以羽绒的保暖性越好。这是相对于含绒量更重要的指标,蓬松度高的羽绒服不仅保暖性能好,而且轻便贴身,可以融合更多的设计元素,这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指的是蓬松度,越高越好,也越贵,保暖也越好。

户外羽绒服左袖子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4,蓬松度是什么意思

蓬松度是国际上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表观厚度大、单位体积重量轻、孔隙率大的织物,其蓬松庋高。如果一盎司绒毛所占的空间是600立方英寸,该羽绒的蓬松度是600。羽绒蓬松度越高,说明在相同的羽绒量下,可以固定较大的空气层来保温隔热,因此羽绒的保温效果越好。这是相对于含绒量更重要的指标。蓬松度高的羽绒服不仅保暖性好,而且轻盈贴身。可以整合更多的设计元素,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扩展资料:辨别羽绒服蓬松度的方法:羽绒服的蓬松度与羽绒服的厚薄无关。一件厚重的羽绒服,蓬松度可能不达标;一件轻薄的羽绒服,蓬松度的数值也可能表现突出。可以把羽绒服折叠到最小的状态,尽量排空羽绒服内的所有空气。羽绒服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原状,说明蓬松度高;需要很久才能恢复原状,或者很难恢复原状的,说明蓬松度低。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蓬松度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织物蓬松度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羽绒服越厚重越保暖? 蓬松度越高才越保暖
蓬松度代表羽绒服的“质”。是指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体积越大,hold住的空气越多,也越保暖。也就是说,羽绒的蓬松度越高,同样充绒量下的羽绒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来保温和隔热,羽绒本质更轻巧,达到无可比拟的保暖重量比。 蓬松度一般分为550,600,700,800和900。在同样重量的情况下,这几种不同蓬松度的羽绒带给你身体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5,户外羽绒服的蓬松度指标和充绒量指标是如何匹配的

充绒量指标和蓬松度指标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具体分析如下:1、蓬松度代表羽绒服的“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质量,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羽绒的蓬松度越高,说明在同样充绒量下的羽绒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来保温和隔热,所以羽绒的保暖性越好。2、蓬松度越高的羽绒保暖性越好但价格也越贵,高蓬松度的羽绒服通常充绒量比较少,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因为羽绒保暖主要是靠羽绒蓬松状态下锁定空气形成隔热层来保暖的,如果在狭小的空间里填充太多的高蓬松度羽绒,绒朵会被挤压无法达到完全蓬松,也就无法锁住足够的空气,隔热层较薄保暖性就下降,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hold住的空气越多,也越保暖。3、充绒量是衡量羽绒品质的指标,它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一般户外羽绒服的充绒量根据目标设计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如果在很冷的地方,肯定是高充绒量保暖,比如一件充绒400g蓬松度500的羽绒服要比充绒200g蓬松度900的羽绒服更保暖。蓬松度越高,越保暖,充绒量越多,越保暖,这都是相对的。只有在有足够大的充绒体积的前提下,蓬松度越高和充绒量越多的保暖性才成正比。从数据上来看判定一件羽绒服能承受什么气温的条件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温标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温标一般都是各大户外品牌按照以往的测试结果来标注的,比如在设计一件羽绒服时,选定布料,充入蓬松度550,200g的羽绒,在室外某个低温环境下直到找到感觉身体明显发冷的临界点,那个临界点就是最低承受温度。扩展资料:充绒量的选购:一看:查看有无产品质量标签,标签上有无生产厂名,含绒量为多少。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以超过70%为宜,具有一定的蓬松度和轻柔度。充绒量多少直接影响羽绒服的保暖度,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穿着需求来确定。二按:将蓬松的羽绒服放松铺平,用手按压,随即松开,看羽绒服能否迅速恢复原状。如果不能恢复原样或恢复较慢,说明绒质较差,含绒量较低。三摸:用手摸、捏羽绒服,查看有无完整的小毛片或过大过粗的长毛片、羽毛管等。如果手感柔软但回弹性差,说明填充物大多为软化毛片而非羽绒;如果手感柔软但有短小粗硬的羽轴,则为粉碎片,这种服装的保暖效果不佳。四揉:用双手揉搓羽绒服,看是否有毛绒钻出。如果有大量毛绒钻出,说明面料不防钻绒。由于羽绒具有柔滑的特性,有少量的绒丝从线缝中溢出也是正常的。五闻:用鼻子靠近羽绒制品,深呼吸数次,避免选购那些味重刺鼻的商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充绒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蓬松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羽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标
你好,这两项指标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具体给你分析一下:1、目前市场上蓬松度越高的羽绒价格越贵,所以高蓬松度的羽绒服通常充绒量比较少,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羽绒保暖主要是靠羽绒蓬松状态下锁定空气形成隔热层来保暖的,所以高蓬松度的羽绒在有限的衣服空间内无需填充很多即可锁住足够体积的空气达到隔热的目的,如果在狭小的空间里填充太多的高蓬松度羽绒,那绒朵都被挤压了,无法达到完全蓬松,这样就无法锁住足够的空气,隔热层较薄保暖性就下降,那么多充的羽绒就造成了浪费。2、如果在很冷的地方,比如中国的东北或者海拔4000米往上,那如果不考虑户外便携性的话,只是平时穿着,那肯定是高充绒量保暖,比如一件充绒300g,蓬松度550的鹅绒服肯定是比充绒150g,蓬松度900的羽绒服保暖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蓬松度越高,越保暖,充绒量越多,越保暖,这都是相对的。不过登顶的话,肯定还是得高蓬松度高充绒量,比如marmot的连体羽绒,这其实也脱离不开我上面第一点所说的,连体羽绒的体积比平时穿的羽绒服大很多,所以就能保证在更大的空间充入更多的羽绒,所以只有这种情况下二者才是正比关系,其他大多数的羽绒服一般都遵守高蓬松度低充绒量,或者低蓬松度高充绒量这个原则。当然,最近几年轻羽绒概念比较火,很多牌子也出了低蓬松度低充绒量的鸭绒服,比如优衣库的轻羽绒,但这其实违背了排骨羽绒的设计初衷。判定一件羽绒服能承受什么气温的条件,从数据上来看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温标一般都是各大户外品牌按照以往的测试结果来标注的,比如在设计一件羽绒服时,选定布料,充入蓬松度550,150g的羽绒,在室外某个低温环境下,半小时(这个时间我记不大清楚了,好像是半小时)以后如果不感觉身体明显发冷,那就接着换一个更低的温度测试,直到找到那个半小时后感觉身体明显发冷的临界点,那个临界点就是最低承受温度。这样的测试做一次就行了,毕竟同蓬松度的羽绒批次即使不同差别也不会太大。
这两项指标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具体如下:  1、目前市场上蓬松度越高的羽绒价格越贵,所以高蓬松度的羽绒服通常充绒量比较少,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羽绒保暖主要是靠羽绒蓬松状态下锁定空气形成隔热层来保暖的,所以高蓬松度的羽绒在有限的衣服空间内无需填充很多即可锁住足够体积的空气达到隔热的目的,如果在狭小的空间里填充太多的高蓬松度羽绒,那绒朵都被挤压了,无法达到完全蓬松,这样就无法锁住足够的空气,隔热层较薄保暖性就下降,那么多充的羽绒就造成了浪费。  2、如果在很冷的地方,比如中国的东北或者海拔4000米往上,那如果不考虑户外便携性的话,只是平时穿着,那肯定是高充绒量保暖,比如一件充绒300g,蓬松度550的鹅绒服肯定是比充绒150g,蓬松度900的羽绒服保暖的。  如果考虑户外的便携性,羽绒服的压缩后体积,可以选择充绒量中等,蓬松度比较高的款式。如果只是为了一般日常保暖穿着,则更关注充绒量的多少,提供更好的保暖效果。建议考虑户外便携性可以选择充绒量100g左右,蓬松度700+的排骨式羽绒。注重保暖性,可以选择充绒量150g+,蓬松度550-700的面包款,如果是鸭绒的话,充绒量最好在200g左右,这个可参考北京这个纬度上的城市。

文章TAG:羽绒服蓬松度pro是什么意思羽绒服  蓬松  蓬松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