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视频,大成蓝色港湾户外联谊活动里面有冬泳表演谁去看了
来源:整理 编辑:户外旅行 2025-02-05 06:58:22
本文目录一览
1,大成蓝色港湾户外联谊活动里面有冬泳表演谁去看了
是的,不仅有冬泳表演,还有扭秧歌、太极扇、自行车车技等表演,活动有:滨河大道健步走活动、自行车巡游活动。比赛有:自行车慢骑比赛…下面的图片是我在现场拍到的…我只知道自行车巡游活动,他们的巡游活动是从黄河码头上出发的—滨河大道——恒大名都——文化街——会展中心——开元大道——黄河路——黄河大桥——黄河楼——最后到大成?蓝色港湾。
2,有什么室外活动
可以进行30人31足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真正的团队精神项目。网上有他的详细介绍和比赛视频。30个人排成一行,每个人的两条腿分别和相邻的人绑在一起,只有左右最边上的两个人才有单独的左腿或右腿,29个双足加2个单足,这就是“30人31 足的”来由。比赛是在体育馆内进行,大约50米,也许60米,一行人同时奔跑,终点是一长条的海绵垫子,小学生全部扑到在海绵垫子上,以速度快者为胜。 30人31足游戏的简易版是“两人三足”,两个人把中间的两条腿绑为一只,喊“一二一二”一起使用中间的一条腿,哪一组人先到达终点就赢。而延伸版本则是电视里热播的大队人马一起上,难度也更大,难度来源于身体可持续协调性及口令清不清晰、意外应变能力。大概十年前就开始在日本盛行,每年都要举行一次30人31足的大赛,参赛的团队一起跑50米的距离,看看哪“31足”用的时间最短。多做做运动对身体很有帮助,打打篮球,羽毛球,网球都可以!!!!
3,适合室外表演节目
1. 杀人游戏(适合八到十五人,较熟的时候玩)。这个相信大家不陌生,在这里就不详讲了,有一个凶手可复活,一凶手一警察,两凶手两警察等。 2. 成语接龙(适合很多人,特别是在车上解闷时)。每个人随口说出一句成语,不用和前面人说的有任何联系,随便什么都可以。每个人说完后记住自己的,然后从第一个人再开始说:“洞房花烛夜,我在XXXX”,xxxx即为刚刚说的成语,几乎每个都有爆笑的效果。我碰过最经典的是“隔靴搔痒”“一针见血”…… 3. 猜数字(适合多人篝火时)。某人说一目标数字(1到100之间),告知主持人,然后开始击鼓传花,鼓停时,拿花的人猜一个数字,主持人告知此数字比目标数字大还是小,然后继续传,下个人只能在前面说过的范围里面猜,直到最后必有人猜中,猜中的人就任由主持人指定,做一件愚蠢的事情,比如去要旁边不认识MM的电话号码啊,打电话给自己男朋友当众说“XXXXXXX”并录下来之类。 4. 猜成语(竞技型,yvette提供)。老游戏了,拿一些词语,一个人看不到,一个人看得到,说提示让他猜。 5. 刮大风(适合人多口杂时)。每个人都有一把椅子坐,还有一个人没有位子做,然后这个人就开始刮风,刮什么风全由他定。比如他说“刮今天穿白色袜子的人”,那所有坐着的穿白袜的人必须起身换个位子,主持人就可以趁机坐下,必有一个没位子。这时候就换他刮风了,要想调动所有人的话,可以刮“所有的男生和女生”,“吃过早饭的人”;也可以刮“钱包里有女朋友照片的人”之类。有人会不知所措,突然发觉自己是被刮的人之一,然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6. 解索(适合户外,感谢小令提供):分成两组人,每组人把手交叉牵好,(相邻的人不能互牵)手不能松,然后比赛看哪组先解开成一个大圆。牵手的时候要求快,号称谁最晚牵到要怎样,所以每个人就乱牵了。看着那么多人扭成麻花要解开,真是太搞笑了。有时候除非把人从哪两个人中间塞过,否则是万万解不开的。 7. 记名字(适合人多初认识时):围成一圈,第一个人说“我叫XXX,我喜欢打篮球”,第二个人必须说,“我是站在喜欢打篮球的XXX旁边的喜欢吃醋的YYY”,第三个人就必须说前面两个人的特性和名字了,排在最后那老兄就惨了,要说十几个人,不过他也听得最多,所以还是说得出的。这样一圈,名字就都记住了,接下来可以更熟一点,坐更多的游戏了。 8.击鼓传花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相声小品都可以啊,学小沈阳表演应该特逗乐,现场气氛活跃。或是像明星开演唱会一样。
4,户外旅行中如何缓解疲劳
疲劳是一种生理心理状态,是人体适应内外环境改变的防御机制的一种生理反应,是主观感受,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人体无法平衡内外环境时,疲劳体验提醒我们尽快休息,并通过适当休息得到缓解,而极度的持续疲惫会造成体力、脑力劳动能力的降低,且休息后不能缓解。 摘自《户外探险》杂志 第4期 p170 作者:马桂林 ·此篇文章不论任何理由都禁止转载,转载者追究其责任。 疲劳的危害 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不可预见的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当我们走进大自然,在较恶劣的环境中活动时,受自身体能限制及情绪波动的影响,极易产生一些损伤,而疲劳会加大损伤发生的概率。所以,在进入野外环境进行探险活动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真地看待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疲劳是一种生理心理状态,是人体适应内外环境改变的防御机制的一种生理反应,是主观感受,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人体无法平衡内外环境时,疲劳体验提醒我们尽快休息,并通过适当休息得到缓解,而极度的持续疲惫会造成体力、脑力劳动能力的降低,且休息后不能缓解。 人在长时间活动状况下,机体内部能量逐渐耗减而产生疲劳。在疲劳状态下,生理和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往往会降低人的反应能力和机动能力。就是说,疲劳状态直接与人的健康和劳动效果密切相关,比如在疲劳状态下,因单位肌纤维的收缩力下降,运动速度和准确性随之下降,疲劳时心理发生的变化也往往造成工作能力下降等。 及时发现疲劳 疲劳是缓慢而隐匿地发生的,常常被人们忽视。当我们感受到疲劳时,身体已经到了必须休整的地步。为了及早发现、避免伤害,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受来判断自己是否已经疲劳。一旦出现下列状况之一,建议立即休息,给身体一个恢复的机会,哪怕只有几分钟都行。 1. 活动中,发现原来可以轻易完成的动作,现在因体力不支无法完成,但对有兴趣的活动,仍然可以用主观意志完成想完成的动作。这种情况在初次参加户外活动的人群,比较常见。不要小看这个细节,出现这种状况时,事实上已经产生轻度疲劳。可惜,很多人却不以为然。此时不要试图强迫自己完成动作,应立即休息,很快就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如果硬性在这种疲劳状态下长时间坚持活动,会引起疲劳爆发,造成伤害。 2. 活动中反应迟钝,心情变得很糟糕,不耐烦,失去原本雄心勃勃参与活动的决心和欲望;失去应有的注意力转换和分配的灵活性,动作准确性下降,无法用主观意志力和客观刺激改善现状。一些人怨天尤人、歇斯底里、辱骂同伴,甚至趴在地上拒绝行走,还有一些人仅仅表现为恶心呕吐,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登山或长时间负重行走时,旁观者应明白对方至少已是中度疲劳,所表现的过激行为是疲劳所致。由于心理和生理处在不正常状态,此时极易发生意外伤害。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不要与对方发生争执,让对方彻底宣泄,等候其自然恢复冷静,然后安慰对方,并给予充足的饮水。经过较长时间充分休息后,会恢复正常。 3. 严重疲劳时,表现比较突出的是运动能力失调,步态不稳,身体摇晃,手脚动作不协调。这种状况对于负重行走和登山都是相当危险的。 4. 极度疲劳时,典型的表现是睡眠欲望极强,甚至站、坐、行走都能入睡。对于从事野外活动的人来说,这是最危险的状况。强烈的睡眠欲望是身体向你提出的严重警告,说明此时身心已经受到伤害。如若不停止活动立即睡觉,可能会发生各种事故,甚至导致精神崩溃。 疲劳防护和恢复疲劳 户外活动是一项体育运动,疲劳在所难免。怎样避免因疲劳而导致的意外伤害,是每个参与活动的人值得注意的。 引起疲劳的原因比较多,疲劳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也因人而异。防护疲劳要根据所处的环境、运动项目的难易程度及兴趣大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依照身体健康状况来进行。 1. 平时加强身体体能训练。 2. 合理负荷。负荷一般不应超过体重的1/3,最多不要超过体重的45%,尽可能根据体力状况来衡量可负担的重量。 3. 长途徒步出发前应先做热身运动,然后再开始行走。领队者掌握好行进速度,尽量避免时快时慢,维持自己的自然步调,过快或过慢都会增加疲劳。 4. 适当休息。休息的时间因运动量和海拔高低而有区别。海拔较低或走平地时,一般情况下,行走50分钟应休息10分钟。无论有无疲劳感都要休息,这是避免疲劳的最佳方法之一。行程达到全程的3/5时,应大休息两个小时。大休息时要卸下装备充分休息,有条件的可在大休息时烫脚或擦澡以达到充分休息的效果。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行走,行走1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在超高海拔(5000米以上)行走时,可能要走两步就要休息,以消除疲惫感。当然,休息时间的长短不是死规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气候和着装。 5. 保证充分睡眠时间。一般情况下,每日要保证八小时睡眠。 6. 充分的营养、合理的膳食。户外活动消耗热量每日可达4000卡,在山路、崎岖不平的地方行走,体力消耗比平地行走大16倍。如果没有充分的营养支撑,会加大疲劳程度,延长恢复体力的时间。补充能量的方法是多吃蔬菜,适量补充蛋白质、糖和脂肪,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要合理,不可暴饮暴食。 7. 足够的饮水。每天至少4升水(不包括饮食中含的水分),在热区或夏季,出汗量大,每天需要补充6升—7升水。最好在出发前及大休息时将水喝足,并带上足够的水随时补充。由于出汗会带走大量的盐份,可以通过咸食或汤中适当加盐来补充。 一旦发现户外活动中有人颜面潮红、呼吸急促、大量出汗、身体摇摆或昏倒,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就地让其安静平卧,松解装备和衣领、皮带,补给水分。有条件时,可补充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刺激合谷、人中、少商等穴位。天热时注意通风散热,寒冷时注意保暖。急救时,要体现人文关怀,时刻安慰伤者,注意观察体征变化(呼吸、脉搏、体温),如出现心跳呼吸困难或有血尿发生,应立即呼叫急救中心。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5,户外怎么快速止血
户外活动,创伤是在所难免的,皮肤破损、血管及神经断裂、骨折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出血。出血的后果可以是很严重的,所以在户外活动时要当心,尽量避免创伤。一旦创伤不可避免,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在意外发生的现场,控制出血是非医疗专业人员所能做的少数几种影响后期救治效果的措施之一。 户外活动,创伤是在所难免的,皮肤破损、血管及神经断裂、骨折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出血。出血的后果可以是很严重的,所以在户外活动时要当心,尽量避免创伤。一旦创伤不可避免,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在意外发生的现场,控制出血是非医疗专业人员所能做的少数几种影响后期救治效果的措施之一。下面分段介绍一下:一、四种常用的止血方法 成功控制外出血的重要因素是紧压出血区并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出血停止或急救专业人员赶到。出血量与出血速度因损伤程度的不同而异,所以采用的止血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止血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压、包、塞、捆。 压:当看见伤口流血,最常做的急救动作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区,这就是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分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找压迫点时要用食指或无名指,不要用拇指,因为拇指中央有粗大的动脉,容易造成误判断。当找到动脉压迫点后,再换拇指按压或几个指头同时按压。指压止血法虽然操作容易,但不经过系统培训,很难达到止血目的。 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粘伤口,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止血有效,检查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止血无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塞:用于腋窝、肩、口鼻、宫腔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法,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的危险在于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伤风或气性坏疽。所以,除非必需,尽量不采用此法 捆:止血带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如战伤、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等。通常止血带用于手术室,对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但潜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暂时的或持续的对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律失常、休克、肢体毁损,甚至死亡。并发症与止血带的压迫力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密切相关,因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法。二、户外活动中的出血处理 皮肤擦伤是户外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即便损伤范围比较大,也不过是浅表损伤和毛细血管出血,不可能造成大量失血。伤口处理,主要是预防感染。包扎前,应用肥皂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流动自来水将伤口冲洗干净,直到伤口没有异物。野外条件不许可的,可用其他清洁水源,如水壶中的白开水。在出血部位周围皮肤上用碘酒或75%酒精涂擦消毒,局部使用抗生素药膏或霜剂。最后,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做成的敷料覆盖伤口,再用干净的布、绷带或三角巾等棉织品包扎头皮出血比较严重,因为头皮的血管比较丰富,出血量自然比较多。头皮比较脏,处理时要注意彻底清创,以免感染,可先剃去毛发再清洗、消毒、包扎。 遇创口较大、出血较多的伤口或裂开需要缝合的损伤,要立即采用加压包扎止血。包扎前,按上述清洗原则处理伤口,严禁用泥土、面粉等不洁物撒在伤口上,它不仅会造成伤口进一步污染,还给下一步清创缝合带来困难。 户外活动比较严重的损伤,要算滑坠了。滑坠可使人体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一些人会当场死亡。 如果遇到四肢开放性骨折,首先应使用指压止血法先将出血控制住,然后再利用手头的棉织品加压包扎。如果遇到大动脉出血难以止血时,还要选择止血带止血。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出血量大且难以止血。在怀疑是骨盆骨折时,应立即用宽大的棉织品或三角巾紧紧捆住臀部,将骨盆切实固定起来,防止骨盆继续出血。再用另外的棉织品将双膝关节绑扎在一起,双膝关节中间用棉织品隔开。三人平托轻轻地将伤患放在硬板上,使之膝关节屈曲,下方垫上软物,减轻骨盆骨折的疼痛,并将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滑坠、跌落使头部受伤造成的七窍流血,有可能是颅底骨折的结果,此时用填塞止血,会使原本能从耳、眼、鼻、口流出的颅内出血积攒在颅内,导致脑疝。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试图填塞止血,利用体位变化让其彻底流出来。当然,颅底骨折是很严重的颅脑外伤,现场还要考虑有无颈椎骨折。一旦颈椎骨折,变换体位就容易造成截瘫。 三、野外如何上止血带 常用的止血带是橡皮带、止血带、三角巾、有弹性的棉织品如宽布条、毛巾等材料,每次户外出行前请准备若干,不要用铁丝、电线、尼龙绳、麻绳等做代用品。 上止血带的位置要求严格。上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上臂上1/3段,禁止扎在上臂中段,避免短时间内损伤神经而导致残疾;下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大腿上段,尽量不在小腿、前臂上止血带,因为小腿、前臂都有两根骨头组成,无法捆扎夹在两根骨头中间较深的动脉。上止血带前,在肢体无骨折的情况下,先要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减少出血量,并严格遵守下列要求: 1. 止血带不直接与皮肤接触,利用棉织品做衬垫。 2. 上止血带松紧要合适,以止血后远端不再大量出血为准,越松越好。 3. 止血带定时放松,每40分钟—50分钟松解一次,松解时要用手进行指压止血2-3分钟,然后再次扎紧止血带。 4. 做好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交代给接替人员。上止血带总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3小时。 5.手部出血,压迫尺、桡动脉。 上肢出血,压迫肱动脉。 手指出血,压两侧。 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 6.环行包扎,用在粗细相等处。 螺旋包扎,用在粗细不等处。 螺旋反折包扎,用在粗细不等处。 “8”字包扎,用在关节处。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6,户外活动时如何进行急救
如今,户外活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放松心情的重要方式。但体验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户外活动常见的几种运动伤害的救治简易方法,希望对您的户外出行提供参考。 体验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户外活动常见的几种运动伤害的救治简易方法,希望对您的户外出行提供参考。 一、流血 简介:皮肤破损造成的轻微流血,只须按紧伤口约五分钟即可止血。其他流血则会令伤者有潜在的生命危险。 致命情况: 伤口喷出大量血液;流血持续超过五分钟,或者多次按住伤口五分钟后都未能止血;身体已经流失了超过二百五十毫升(约一杯)的血液。 处理方法: 当流血十分严重时,让伤者躺下;用乾净的布垫按伤口;用绷带或其他乾净的布把布垫包紧在伤口上。若血液浸透了绷带,不要拆去那绷带,只须在伤口上加上另一个布垫及扎上新绷带即可。(注意若伤口未能止血或流血很多的时候,应立即打999或自行到急症室求医。) 二、怀疑骨折 简介:跌倒丶被外物撞倒或被重物压伤,都可令骨头折断,而处理方法最好的方法是让伤者安稳地躺下,等待医疗人员到场协助。 治疗: 假如伤者严重流血,可以尝试止血。若骨骼外露出伤口,可以厚的东西包裹伤口,减少伤口受外界感染的机会。把骨折部位固定,例於断脚可以固定在另一只脚上,断手可以固定在胸部丶坚硬的木板上等等。 若怀疑是脊骨受伤,则切勿移动伤者或让其他人移动他。若伤者在马路中间,应该指挥汽车驶开而不应移动伤者,否则可能令伤者更伤。致电999求救。 三、昏迷 成因:人会因很多原因而失去知觉,包括:头部受伤 糖尿病 中毒(如一氧化碳) 癫痫症 歇斯底里 心脏病发 严重流血等 治疗: 呼唤伤者的名字及弄痛他,确定伤者是否清醒。假如伤者有反应,情况就不算严重,可以送伤者到医院。假如伤者没有反应,检查伤者有没有心跳及呼吸,若没有心跳的话则要施行心肺复苏法(懂急救的才可使用)。假如伤者有心跳及呼吸,按照复原卧式让伤者躺下。若怀疑伤者的脊骨受伤,如非必要切勿移动伤者,即使一定要移动时也要非常小心。 四、刀伤 简介:我们日常接触很多利器,不小心便会被割伤,造成流血事件。不幸遇到这种情况,其实不用太惊恐。 治疗: 用乾净的清水轻轻清洗伤口,并用乾净的布或纸抹乾;用清洁的钳子清除任何在伤口内的异物;用清洁的棉垫按伤口数分钟去止血,亦可以用清洁的纱布丶手帕或毛巾去止血;涂上抗感染的药膏;可以不包扎小伤口,因为这样会更快愈合;若是大伤口,则需要敷药。 出现以下情况,你要找医生: 伤口出现感染,徵状包括不断加剧的痛楚丶红肿丶含浓及发热;伤口颇深或面积大,须要缝针帮助愈合。 在下列情况,你应立即致电求助: 移动受伤部位时,感到痛楚或根本不能移动;伤口不停流血而未能以按压来止血;大量出血;被污糟的利器所割伤,可能会有破伤风菌感染的机会。 五、遇溺 把遇溺者带到地面;假如遇溺者没有呼吸但仍有脉搏,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恢复他的呼吸;假如没有呼吸及脉搏,便要用心肺复苏法(懂急救的才可使用);假如呼吸正常,可以按复原卧式让伤者伏在地上。 六、触电 简介:我们日常生活非常依赖电器,但使用不当则可能有触电的危险,在行雷时站在空旷的地方,亦有机会因雷殛而触电。人体被强力的电流通过,会出现昏迷及严重烧伤的现象,甚至会停止呼吸及心跳,可取人性命。由於人体能「过电」,除非肯定电流已经被切断,否则第三者千万不要接触伤者,否则电流会经过伤者通向第三者,波及拯救者。 治疗: 一定要确定电流已经被切断。若电流无法切断,可尝试把电力总掣关上,或者拔掉插苏,又或者用不导电的东西把伤者与电流分开。适合的不导电物件,如木质、胶质、或纸质的东西,千万不要用任何金属器具或徒手进行。 假如伤者没有呼吸但仍有脉搏,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恢复伤者的呼吸;若伤者没有呼吸及脉搏,使用心肺复苏法(懂急救者才可使用);假如伤者的呼吸正常,让伤者以复原卧式躺下。 七、眼外伤 简介:每年超过一万人,因眼部受外伤而要往医院急症室求诊,病例包括被利器所伤丶化学烧伤和有异物入眼等,虽然大部分个案都很轻徵,但当中约5%的病人视力受到损害。因此,眼外伤后,施行正确的急救是挽救视力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於下一步治疗起关键的作用,并可防止视力丧失。 眼内异物:当有异物(如眼睫毛、微尘、碎玻璃)入眼,轻者可以随眨眼或清眼水分泌而排出,千万不要用手擦眼睛,否则异物会嵌入或刮伤眼角膜。如果异物仍留在眼内,应闭上眼,然后延医诊治。 眼部撞伤:这可引起眼球或眼睑流血丶水肿,伤者应立即用冰敷(冷毛巾)约十五分钟以纾缓痛楚及水肿,每二至三小时重覆冰敷。48小时后,改用冷热交替敷眼,若视物不清、眼睑变黑或眼睛持久疼痛,可能是内眼损伤,应立即求诊。 割伤:损伤后,应轻轻盖伤眼,立即求诊,不要自行用水洗眼或试图取出刺入眼内的异物,不要擦眼睛,更不要压眼睛止血,最好用纸杯等物轻轻覆盖便可。 化学品灼伤:一些化学物质或试剂,如汽油、定型水进入眼睛,可引起疼痛、发红、烧灼感,此时应立即以清水清洗,用手指把眼睛尽量张开,连续清洗15分钟,并尽可能转动眼球以便彻底清洗。完成后立即求医。千万不要用任何化学物来「中和」,不要自行包扎,也不可用眼杯。 预防: 用化学品如清洁液体丶消毒药水时,要远离面部,用后要洗手;正确地使用利器;应戴上安全眼罩;配戴滤光器,避免强光伤害双眼。 八、中毒 简介:不小心吃了有问题的食物,或未经医生处方服用药物,以至一些工业意外,均会引发中毒的危机。 治疗:处理中毒者的方法因应中毒者的神智及毒药种类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急救步骤可按下而行: 带中毒者到附近的医院求医,若乘车的话,尽量把中毒者按复原卧式伏下。 找人打电话通知医院将有中毒病人求医,并旧能告知中毒者服食了哪种毒药丶服了多少丶病徵及服毒的时间等资料。把盛载毒药的容器或残馀的毒药一并带到医院,将有助医生找出解毒剂。至於未把伤者送院前,可以因应伤者的情况,并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伤者。 对不清醒的伤者的处理方法: 不要让他服用任何东西;不要令伤者呕吐,这可能使他再吸入自己的呕吐物。若他呕吐,就按复原卧式让伤者伏下; 对清醒伤者的处理方法: 询问伤者或查看现场,了解伤者吃了甚麽毒药;检查伤者的嘴唇、舌头、喉咙有没有化学烧伤的痕,若有烧伤的痕的话,那代表伤者曾吃了腐蚀性的毒药。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7,宿舍文化节的户外趣味活动
单人赛:
摸石过河
比扫道具: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2厘米木板8块
比赛方法:每个参赛人员二块木板,放在起点线后沿(纵向放置),听到裁判员发出“各就各位”口令后,参赛人员两脚站在两块木板,当裁判员鸣哨后,参赛人员即可起动,提起左脚(左右脚可自定),用手拿起原左脚踏的一块木板,并放置前方(距离自定),左脚踏上前方木板,提起右脚,用手拿起原右脚踏的一块木板并放至到前方(距离自定),右脚踏上前方木板,这样依此前进,直至最后一块木板用手拿起越过终点线。
比赛规则:1、比赛距离为30米;
2、比赛过程中,需直线前进,不得跳离自己的赛道;
3、行进过程中,不允许手脚同时行进,必须用单腿站立在一块木板上方,将下一块放置完毕后,方可前进一步;
4、行进过程中,有脚落地,将返回起点,重新开始比赛;
自行车慢骑
比赛道具:自行车(自备)
比赛方法:各自在指定宽度为(50cm)范围内骑行设定距离(30米) 每两条赛道间有60cm间隔,以耗时最长者为胜利者。
比赛规则:1、身体任何部位着地,即丧失比赛资格;
2、自行车及身体任何部位接触边界,丧失比赛资格;
呼啦圈
比赛道具:呼啦圈
比赛方法:在行进过程中同时转动呼啦圈。
比赛规则:1、比赛距离为25米;
2、中途呼啦圈掉落,需原地重新开始;
3、呼啦圈必须保持在腰部转动,不得用手扶持;
4、呼啦圈可自带;
赶猪跑
比赛道具:篮球2个,排球2个,网球2个,棍子2根,半圆门洞两个
比赛方法:参赛选手赛前手持木棍一根,“猪”三个,听到比赛开始,参赛选手用木棍将三只“猪”中的一只赶往指定“猪圈”内。
比赛规则:1、比赛距离为10米;
2、必须在规定赛道内,“猪”跑出赛道,需要重新回到起点;
3、每次只能赶一只“猪”;
4、必须将“猪”赶进指定“猪圈”,耗时最少者为胜利者;
托球绕标
比赛道具:网球2个,羽毛球拍2块
比赛方法:比赛开始后,参赛选手用羽毛球拍托网球,以S形跑动方式绕过赛道上的标志,经折返点返回,同样以S形跑动方式绕过赛道标志,回到出发点。
比赛规则:1、参赛选手从始至终必须单手持羽毛球拍的手把处,否则取消资格;
2、比赛距离为往返30米;
3、不得以任何方式将网球固定在球拍上;
4、网球落地,重新回到起点开始;
5、必须按规定以S形跑动绕过标示,否则重新开始;
袋鼠跳
比赛道具:排球2个
比赛方法:参赛队员将球夹在双腿之间,以跳跃的方式前进,中途球掉下,可原地拾起,重新置于双腿之间,继续比赛。
比赛规则:1、比赛距离为30米;
2、行进过程中不得干扰他人;
3、比赛采取计时制,一次过,耗时最少者为获胜方;
团体赛:
乒乓接力赛
比赛道具:乒乓球、乒乓球拍
比赛方法:参赛者人数均匀的分配在起点与终点,第一个参赛者单手用乒乓球拍托着乒乓球,从起点出发把球传给终点的另一个队员,依次循环进行,传的最快组获胜。
比赛规则:1、参赛人数6人;比赛距离为30米;
2、行进过程中,不得触碰球拍上的乒乓球,违者重回起点;
3、比赛途中,不得以自己的球拍干扰对方队员;
4、比赛过程中,球掉于地上,需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串珍珠
比赛道具:通心珠子N颗、,针线若干
比赛方法:比赛采用接力形式进行,每队第一人听到发令后,跑向终点处首先把线穿到针上然后用针线把道具串起来挂到指定地点跑回,第二个继续,最先完成的队为胜。
比赛规则:1、珠子总计10颗;
2、每对参赛人数为5人;
3、每次只能穿一颗珠子;
4、比赛距离为20米;
背球接力赛
比赛道具:篮球4个
比赛方法:2人为一小组,4小组进行接力。2人不能用双手抱球,只能用背部夹住2个篮球,从起点出发绕过终点的标枪再回到起点,然后把2个球传给下一组的队员,4小组轮换后,最快的那一大组就是获胜队。注意在传球的过程,哪一小组出现掉球和用手扶球现象均为犯规;
比赛规则:1、在交接球时,交接者必须踏上起点线,才能交接,违者重新踏线;
2、夹球时两人手臂必须伸直;
3、夹球跑过程中如果球失去控制滚开,必须拾回在原位置继续夹球,不判犯规;
夹乒乓球
比赛道具:乒乓球若干,小盆4个,筷子若干
比赛方法:4人为一组,在2张桌子上各放一个小盆,有乒乓球的小盆放在1张桌子,空的放在另一张桌子(距离10米,),1人用筷子从有球的盆里向空的盆里夹球,球放到盆里后另外一个人再夹起球,放到对面的盆里,在最短时间内将球夹完为胜。
比赛规则:1、每组夹球为12个,每人三个,必须轮流夹球;
2、中途球掉落,下一选手继续夹球,掉落的球可放回有球盆内继续;
3、不得用手辅助夹球,必须用筷子夹取;
跳绳
比赛道具:跳绳2根
比赛方法:每组10名选手参赛,8名选手跳绳(男女各一半),另2名选手摇绳,每组有三次机会,三次中选取个数最多的一次作为评分标准。
比赛规则:1、比赛时间5分钟;计人、计数;
2、在规定时间跳的最多为胜利方;(按8人同时跳计算)
宝贝新娘
比赛道具:红盖头4张
比赛方法:每组3人参赛,比赛开始两名选手双手交叉搭成“花轿”,另一名选手盖上红盖头扮成“新娘”坐在“花轿”上,完成50米赛段。
比赛规则:1、参赛三人必须为男性;
2、如果“新娘”中途落地,需在原地重新开始;
3、比赛采用计时制,一次过,时间最少者算获胜方;
步调一致
比赛道具:可承载6人踩踏的3米管子4根,绳子若干
比赛方法:每组6人,男女不限。每组有两根长管子,上面在等距离情况下有绳子6根,每人左、右脚分别站在规定的两根管子上,每人左、右手分别拉紧绳子,步调一致往前走。以两根管子过终点线为止。
比赛规则:1、比赛距离为25米;
2、中途有人掉下管子,必须在原地等待所有人重新站定,方能开始继续前进;
3、两根管子都过终点线,计时结束,以耗时最少为胜方;
袋鼠跳往返接力
比赛道具:跳袋4个
比赛方法:每组6人,男、女各三人,排头穿上袋子,双手提着袋子口,双脚同时往标志物跳去,并绕过标志物,跳回终点,脱下袋子帮助下一位同伴穿上袋子,依次进行。
比赛规则:1、比赛距离为往返20米;
2、行进过程中,必须以跳跃方式前进,不得将双脚在袋中走动;
3、比赛采取计时制,一次过,耗时最少方为获胜方;
吹乒乓
比赛道具:碗12个,乒乓球,面粉若干
比赛方法:桌子上依次一字排开6个碗,其中前五个碗中装好面粉,最后一个是空碗。选手将乒乓球从第一个碗吹到最后一个空碗中,然后下一选手继续,规定时间内最后一个碗中球最多为获胜发。
比赛规则:1、参赛选手不限,比赛时间5分钟;
2、比赛过程中,除了用口吹外,不得以任何方式将乒乓球放到最后一个碗中;
3、比赛过程中,若乒乓球掉到碗外,将重新从起点开始;
参加就有奖类
小型保龄球
比赛道具:网球,红牛
比赛规则:每个人有1次机会掷球(10米),从发球线开始滚动网球,砸中的红牛归个人所有。现场自行报名参加,红牛没有了即结束。
飞镖夺冠
比赛道具:飞镖6枚,标靶一个(直径1米),彩色气球若干
比赛规则:每个人有三次机会投标,站在定点线后方,投标射中气球,规定颜色对口规定奖品(取其中一次作为发奖标准,也可参赛人自选规定范围内的奖品)。现场自行报名参加,奖品完了即结束。
够详细了撒,完全是我自己找来改的,不过是存在电脑里了,我们这次公司的活动,就用的这些,感觉还不错
文章TAG:
户外活动视频户外 户外活动 活动